保温杯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保温杯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21-01-21 16:18:51 阅读: 来源:保温杯厂家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

国发〔2013〕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我国市场规模庞大,正处于居民消费升级和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融合发展的阶段,信息消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与此同时,我国信息消费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政策不健全、行业壁垒严重、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加快促进信息消费,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为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更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改革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信息消费发展的内生动力。  需求牵引、创新发展。引导企业立足内需市场,强化创新基础,提高创新层次,鼓励多元发展,加快关键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业务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提升信息产品、服务、内容的有效供给水平,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  完善环境、有序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综合利用有线无线等技术适度超前部署宽带基础设施,运用信息平台改进公共服务,完善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三)主要目标。  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基于电子商务、云计算等信息平台的消费快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点击查看>>>信息消费概念股 五大机构重仓信息股出炉)  信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到2015年,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每秒20兆比特(Mbps),部分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信息消费市场健康活跃。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创新更加活跃,市场竞争秩序规范透明,消费环境安全可信,信息消费示范效应明显,居民信息消费的选择更加丰富,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企业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公共服务信息需求有效拓展,各类信息消费的需求进一步释放。  二、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  (四)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发布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推进光纤入户,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商用。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规模建设。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提供更广泛的电信普遍服务。持续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信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  (五)统筹推进移动通信发展。扩大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覆盖,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根据企业申请情况和具备条件,推动于2013年内发放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加快推进我国主导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分双工模式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网络建设和产业化发展。  (六)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在试点基础上于2013年下半年逐步向全国推广。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加快组建,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鼓励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完善三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  三、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七)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推进数字家庭示范应用和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整机企业与芯片、器件、软件企业协作,研发各类新型信息消费电子产品。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和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智能终端产品竞争力提升,夯实信息消费的产业基础。  (八)增强电子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实施平板显示工程,推动平板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新一代显示技术突破,完善产业配套能力。以重点整机和信息化应用为牵引,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基金、专项)和重大工程,大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支持地方探索发展集成电路的融资改革模式,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渠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集成电路产业,有效解决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融资瓶颈。支持智能传感器及系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九)提升软件业支撑服务水平。加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信息安全等关键软件的开发应用,加快安全可信关键应用系统推广。面向企业信息化需求,突破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大型应用系统等的关键技术,开发基于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等工业软件产业化。加强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和安全应用。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综合集成应用和业务协同创新水平,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大力支持软件应用商店、软件即服务(SaaS)等服务模式创新。  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  (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鼓励企业设立移动应用开发创新基金,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与服务模式融合创新。积极推动云计算服务商业化运营,支持云计算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面向重点行业和重点民生领域,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提升物联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北斗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北斗导航与移动通信、地理信息、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支持位置信息服务(LBS)市场拓展。完善北斗导航基础设施,推进北斗导航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在重点区域和交通、减灾、电信、能源、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应用,逐步推进北斗导航和授时的规模化应用。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拓宽地理信息服务市场。  (十一)丰富信息消费内容。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建立技术先进、传输便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制作传播能力。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  (十二)拓宽电子商务发展空间。完善智能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物流快递配送点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出台仓储建设用地、配送车辆管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等跨行业业务,完善互联网支付体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可信交易、网络电子发票等电子商务政策试点。支持网络零售平台做大做强,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为中小网商提供小额贷款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普及应用电子商务。拓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培育城市社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和外贸交易平台,实施与跨境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监管措施,鼓励电子商务“走出去”。  五、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  (十三)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制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推动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开放信息资源。加快启动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省市建设,鼓励引导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支持电信和广电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和广电播出机构发挥优势,参与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运营。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建立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多部门资源,提高共享能力,促进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十四)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实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加快建设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善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推广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医疗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建立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加快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平台,推进医保费用跨省即时结算。规范互联网食品药品交易行为,推进食品药品网上阳光采购,强化质量安全。提高面向残疾人的信息无障碍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大力推进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多应用。  (十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债。  六、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  (十六)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基础。大力推进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网络信任服务,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开展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认证,建设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多层次支付体系的发展。推进国家基础数据库、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协同,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十七)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依法加强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检测和认证,鼓励企业开发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支持建立第三方安全评估与监测机制。加强与终端产品相连接的集成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引导信息产品和服务发展。加强应用商店监管。加强政府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保障重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能力和系统安全防护水平。  (十八)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积极推动出台网络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义务,制定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标准,规范服务商对个人信息收集、储存及使用。  (十九)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对信息服务、网络交易行为、产品及服务质量等的监管,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从业规范宣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抵制排挤或诋毁竞争对手、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强化行业自律机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展商务信用评估。完善企业争议调解机制,防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拓宽和健全消费维权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七、完善支持政策  (二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控制新增行政审批项目。对现有涉及信息消费的审批、核准、备案等行政审批事项评估清理,最大限度缩小范围,着重减少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资质资格许可,着力消除阻碍信息消费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经营性壁垒。在已取消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年底前再取消或下放电信资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认证和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等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和行政管理事项。优化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程序,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式服务。按照“先照后证、宽进严管”思路,加快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降低互联网企业设立门槛。  (二十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互联网企业依法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税率。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合理扩大加计扣除范围。积极推进邮电通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进一步落实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现有支持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力度,切实减轻互联网小微企业负担。研究完善无线电频率占用费政策,支持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  (二十二)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金融机构应当按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对互联网小微企业予以优先支持。鼓励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等上市,稳步扩大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规范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创新产品,完善信息服务业创业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帮助互联网小微企业增信融资。  (二十三)改进和完善电信服务。建立健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广电企业、信息内容供应商等合作和公平竞争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资费监管。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增强基础电信服务能力,实现电信资费合理下降和透明收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民间资本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支持民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投资,加快落实民间资本经营数据中心业务相关政策,简化数据中心牌照发放审批程序,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完善电信、互联网监管制度和技术手段,保障企业实现平等接入,用户实现自主选择。  (二十四)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修订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标准化法、著作权法等法律,加快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加快重点及新兴信息消费领域产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标准、专利等产业联盟健康有序发展。  (二十五)开展信息消费统计监测和试点示范。科学制定信息消费的统计分类和标准,开展信息消费统计和监测。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保证统计数据的可用性、可信性和时效性。加强运行分析,实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合理引导消费预期。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市(县、区)建设,支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建设,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促进信息消费的优惠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进一步认识促进信息消费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和细化相关政策措施,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国务院  2013年8月8日  (此件有删减) (原标题: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信息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选项:3.2万亿盛宴铺开  显见的是,“信息消费”目前已被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拉动经济的选项。  7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信息消费,拉动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此后信息消费持续升温。  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信息消费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增长潜力巨大、影响范围广泛、拉动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费形式。《人民日报》去年11月便引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说法称,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据《人民邮电报》的解释,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广义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与服务作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主要包括信息设备及系统、信息服务等。狭义的信息消费是指应用信息基础设施进行的人际交流、信息传输与信息获取等消费活动,具体包括信息终端产品、通信服务、广电传输服务和基于网络的信息内容服务。  业界普遍认为,信息消费大致包括的产业有网络游戏、电子商务、通信信息、宽带服务、光纤设备、影视传媒、物联网概念、云计算概念等。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信息消费持续扩大,规模超万亿达到1.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预计到2015年,中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不仅是“信息的消费”  信息消费并非网络游戏、网上购物那么简单。除了常见的个人信息消费,其还包括企业信息消费和公共信息消费。  据《经济日报》今年4月的报道,企业信息消费指其借由信息消费实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将信息技术和产品应用融入企业核心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公共信息消费则是政府所主导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物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作为最贴近生活部分的个人信息消费,拉动经济的潜力可期。以最为常见的网络购物为例,据中国证券网援引的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达到8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7%。  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而言,企业信息消费地位亦非常重要。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将企业信息消费简言之,通过生产流程的改变和改造,提升的产值来自于新创造出的经济形态,以及旧行业的效率提升。  某专业财经媒体近期报道援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室主任史炜的说法称,信息消费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的增量消费群,要准确定位出未来信息服务还有那些新的业态和内容,特别是针对非普通百姓的商企客户的服务。只有如此,才可能在实现信息消费增长的同时,企业的收入也同步增长,从中形成大规模、多元化、全新的增量收入体系,这是信息消费重新成为拉动国民收入的根本之路。  史炜同时表示,信息消费,如果仅基于目前服务和业务体系来评估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意义是有限的。  持类似观点的不在少数。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告诉早报记者,现在要发展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就是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给其他的产业带来的发展领域。  “一些人才从传统的IT业、通信业分离出来,结合其他产业可以形成了技术外包性服务的IT公司、通信公司,这些应当是被鼓励的。”杨培芳说。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亦认为,要促进信息消费在应用领域进一步开拓,实现消费体系多元化,这才是信息消费发展的规律,而不能仅限于“信息的消费”。  运营商发力平台  提供信息消费的企业是多层次的。  按杨培芳的划分,这些企业分别是,最基层的是提供互联网宽带、通信网在内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中间层次是各个产业在网络上的服务平台,提供数据交换等工作,其中既有电信运营商搭建的平台,以及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平台,如阿里巴巴[0.00%]搭建的就是商务的平台;上层的则是各行业的涉及到软件、制造、应用等服务的提供商。  “从现在已透露出的政策来看,国家对基础管道的建设提及较多,对投资有形资产的兴趣较大,基础运营商是很受益的。”杨培芳如是说。  据新华社7月13日援引工信部的说法称,中国将发布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将加快设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研究建立更广泛的电信普遍服务目标;持续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互联网数据中心等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将根据企业申请情况和所具备的条件,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等。  “光纤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与4G的布局,对运营商而言,不论对于传统的基础业务,还是对于基于管道的新业务,都是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有券商通信行业分析人士称。  运营商在信息消费中的表现远不止“管道”。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7月为《南方日报》撰文称,通信运营商布局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打造运营商特色的信息产品和应用;借助自己的传统优势,通过搭建能力平台,汇聚、传播着各类信息;利用客户、技术、平台方面的优势,更加速了虚拟信息向实体经济的渗透,拓宽了信息消费的外延。  实际上,三大运营商为避免成为“哑管道”,在数年前提出智能管道想法后,均有所动作。付亮称,与开拓产业链条的业务相比,单纯经营管道提升的潜力十分有限。  中国移动互联网某基地的高级营销人员告诉早报记者,互联网基地是中国移动拓展业务的最重要平台,现在有游戏、动漫、音乐、视频等多个基地,这些平台开放了计费、数据等各项能力,以此来开展平台经济,通过与内容提供者的分成合作等方式,来实现基地所涉及领域的经营与增值,中国联通与中国联通也有类似的效仿。  “运营商最大的优势能力应该就是计费能力,而与其他互联网企业间的服务、内容方面的差距也在不断地弥补。”该营销人员称。  有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前述基地模式主要针对个人信息消费,利润率不高,盈利模式也一直在探讨,而现在运营商会通过云计算等平台的开放,从企业信息消费和公共信息消费中获益,使用者主要使用到的是运营商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运营商经营这部分平台时利润率更高,收入模式更清晰。  不仅是平台的搭建,基础运营商也已尝试向产业链的其他方向延伸。  8月2日,中国移动推出了两款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M701、M601,发售期定在8月下旬,中国移动也成为国内首家试水自主品牌智能终端产品的电信运营商。  前述新华社报道也提及了相应的政策,“面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热点,中国将加快实施智能终端产业化工程,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产品,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  前述中国电信人士称,中国移动3G市场发力不成,使其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表现难尽人意,而现在OTT业务又对语音通话产生冲击,其推出低价智能机,显然是想借助自己之前积累的品牌优势,通过弥补终端的数量来刺激其3G的发展。  曾剑秋告诉早报记者,运营商要想在信息消费中把握住机会,归根结底就是要迎合用户的需求,通过的方式有消费、开放平台建设等。  部分行业需求尚待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拥有广电网络的企业参与信息消费的方式与电信运营商有些类似。  作为地方“广电系”重要企业,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在5月份曾被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浙江专题调研时重点考察,其旗下上市公司华数传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办人员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类消费是信息消费最直接的体现,很多业务是基于公司所拥有广电网络的延伸。  该董秘办人员称,华数传媒拥有杭州地区有线电视网络节目,除了数字电视,还会利用技术、平台等现有资源进行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服务。  三网融合的难点实际上也是华数传媒扩大信息消费的难点。华数传媒方面称,广电企业在进入电信领域时仍存很大障碍,如广电企业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时,由于并不具备出口带宽资源,只能向相关运营商购买。  曾剑秋说,信息消费实际上是信息的消费与信息的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消费来拉动生产,同时也可以通过生产促进消费。  而消费力问题对涉及行业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在安防领域经营摄像机产品以及软件系统的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地伟业”)工作人员告诉早报记者,公司在扩大信息消费中的期待包括:政府消费层面的“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而带来产品销量的增加;在业务方向上增量,即未来民用安防设备的普及。  天地伟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安防产业总产值为3250亿元,比上年增加16.1%。  该工作人员称,特别是民用业务的发展,将会促进行业与通信行业进一步结合,因为此前该公司在公安交通等领域应用时,多利用公司的光通信平台来进行数据传输,当民用普及后,考虑数据量提升以及民众的便利性,会利用基础运营商的光纤网络或者移动互联网络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据工信部网站信息显示,今年6月,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天津市就扩大信息消费进行专题调研期间,天地伟业为发言企业之一。  付亮称,在产业应用中,信息消费相关行业所联系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决定着该行业发展水平。如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低,所以农业物联网现在仍在起步之中。  在今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早报记者了解到,农业物联网投入带来的产出,农户和一般企业难以看到,现在仍依赖政府资金扶持和大型企业的前瞻性投入,消费量不高,整个产业链市场化之路还很长。  正如杨培芳所说,培育信息消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各行各业的需求先刺激起来。(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发改委:关注信息消费和服务消费两个重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谈扩大内需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昨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京联合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第四场报告做《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专题报告中表示,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徐绍史说,当前,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化解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金融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他说,内需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方面。消费需求方面,重点是提升能力,改善环境,推动升级。提升能力,就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让大家有钱消费。改善环境,就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让大家乐于消费、放心消费。推动升级,就是积极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激发消费热情。当前要注意关注和培育信息消费和服务消费两个重点。

投资需求方面,要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要保证有限的政府投资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主要包括:“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棚户区改造及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具备建设条件的能源项目,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同时,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充分利用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成效的评估成果,扩大市场准入,努力破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引导民间投资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等领域。

扩大内需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强总体规划、统筹谋划,抓紧修改完善城镇化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大力推动户籍、土地、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说,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认真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完善各项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基层就业服务设施建设,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持续就业帮扶。

二是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大病保险等工作。推进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

三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设施条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发展需求。

四是稳定价格总水平。加强重要商品的产供销衔接,及时做好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切实降低流通成本,继续加强教育、医疗、涉农等民生价格监管。严厉查处价格欺诈和价格垄断行为。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物价上涨影响。

五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开工建设,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需求。

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严肃查处征地拆迁、生态保护、劳工用工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新华社)

(原标题: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子宫内膜炎怎么调理恢复的快

特色的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厦门做人流要收多少钱

杭州市滨江区做人流医院